世界热讯:《摩诃止观》| 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

2023-04-28 04:00:29 来源:祖道影 分享到:


(相关资料图)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圆觉汝大智,黙然无言说。

离却一切相,是入不二门。

——祖道影

《摩诃止观》

[隋]智者大师

《摩诃止观》是智顗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著述,从全书恢宏博大的体系来看,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学导论和禅学巨著。“摩诃”,意为大,指智顗所著渐次、不定、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圆顿止观》,所以《摩诃止观》也称作《大止观》。“止观”,从狭义上说,指禅定修行的实践方法。

卷第七上

云何知家非家出家学道。云何方便修习梵行具十住道速成菩提。 答云。菩萨先当分别十种之法。谓三业及佛法僧戒。若身是梵行。梵行浑浊八万户虫。若身业是梵行。四仪顾眄举足下足。若口是梵行。音声触心唇齿舌动。若口业是梵行。则是语言。乃至戒是梵行。戒场。十众问清净。戒师白四羯磨剃发乞食等。皆非梵行。梵行为在何处。谁有梵行。三世平等犹如虚空。是名方便。又更修习增上十法。所谓十力甚深无量。如是观者。疾得一切诸佛功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此明文岂非初心修证十力。又地持云。菩萨知如来藏。闻思前行修自性禅。得入一切禅。一切禅有三种。一现法乐。现法乐故称欢喜地。二出生十力种性三摩跋提及二乘除入。三利益众生禅也。十住名闻慧。十行名思慧。此闻思前以修自性。入一切禅得具三法。岂非初心有修有证。三据明矣。道品六度及佛十力宛转相摄。皆如上说。若修道品六度。即是修佛十力。若调伏诸根满足六度。即是满足十力住佛威仪无异也。十住毗婆沙云。力名扶助气力不可穷尽。地持云。得胜堪能名为力。于十处悉如实离虚妄胜于魔。自行故名得胜。能以方便利益众生故言堪能。然佛力无量。何止言十。实是一智缘十事故言十。此十化众生足。举十余亦可知。殃掘云。十力是声闻宗非摩诃衍。大乘有无量力。此二释弥显四种十力意。 云何道品摄四无所畏。一切智无畏者。即是备知四种苦谛。为他分别明示过患。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是法非法。障道无畏者。四种集谛障四道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此非障道。尽苦道无畏者。四种道谛能行是道。得尽苦出世间。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漏无畏者。即四种灭谛各有所证各有所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道品无畏宛转相摄。若修道品六度。即是修无畏住佛威仪也。大论云。内心具足名为力。外用无怯名无畏。十住毗婆沙云。一法名无畏云何言四。于四事中无疑故名四。佛应于一切法无畏。 云何但四。举大要开事端。余亦无畏也。摄十八不共法者。初身口无失。此二。是四种道品正业语命也。得供不高逢毁不下名无不定心。四威仪恒在定。名无不知已舍。此二法。是四种道品中八种定也。修身戒心慧不可尽。名欲无减。慈悲度人安住寂灭不增不减。名精进无减。无量劫为切一众生受苦。不疲不厌。名念无减。此三法。是四种道品中八种精进也。常照三世众生心。不须更观而为说法不失先念。名慧无减。忆三世事不忘。名解脱无减。自然觉悟不同二乘。名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智慧为本。得无碍智说不可尽。名身业共智慧行。口意共智慧亦如是。凡十一法是四种道品中十种之慧。结成摄法意如上说。摄四无碍智者。法无碍是四种四谛名字之法。名字从心分别。若无心者谁为作名。既达一心无量心。亦知一名无量名。名不可尽。是名法无碍。义无碍者。诸法诸名皆归一义。所谓如实义名义无碍。辞无碍者。十法界众生言辞不同皆悉解了。十界音辞入一音辞。知一界即解十界无有挂碍。名辞无碍。又法是四谛法门。义是四种道谛。辞是四种苦谛(云云)。 乐说无碍者。以四种四谛巧赴机缘。旋转交络说不可尽。令他乐闻。于一字中说一切字。一切义赴一切音。当其根性各沾利益。结摄意如上说。摄六通者。眼耳如意三通。如调伏诸根中说。他心宿命漏尽如十力中说。摄三明者如六通中说。摄四摄者。若布施摄即四种道品中除舍觉分也。爱语即四种道品中正业语命也。利行同事即四种道品八定。定有神力故能利行同事(云云)。 摄陀罗尼者。持诸善法如完器盛水。遮诸恶法如棘援防果。即是四种道品中四正勤。勤遮二恶勤生二善。故十住毗婆沙偈云。 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为生,如钻木出火。摄三十二相者。婆沙云。阿毗昙相品中一一相三种分别。谓相体相业相果也。大论云。百劫种三十二相。即其义也。还用三藏道品六度望之。终不出施戒慧等。文烦不委摄意可知。若通教相体业果者。不同上也。若以相求佛转轮圣王即是如来。是人行邪道。佛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一一悉用空心荡净。与空相应乃名为相也。毗婆沙亦云。菩萨一心修习三十二相业。皆以慧为本。即空慧也。若尔。三十二相皆为道品十慧及智度所摄。即通教意也。 复次前两道品教门明因得修相业论果得有相体。但此相小胜轮王魔能化作。故非奇特。入无余涅槃相则永灭。譬如得铜不能照面二乘共三藏佛俱得真。无法界像。当知前两道品非修相法。若后两道品是修相法。法华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若证中道。中道即具此相。如法华中二乘开示悟入妙会中道。即与八相佛记。譬如得镜万像必形。大乘得中靡所不现。法身相者。名为真相。净名云。已舍世间所有相好。轮王魔罗世相严身皆是虚妄。故言已舍。中道明镜本无诸相。无相而相者妍丑由彼。多少住缘。普现色身即真相也。无量寿观云。何弥陀佛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八万四千好。萨遮华严皆云。相为大相海好为小相海。既言相海岂局三十二耶。为缘不同多少在彼。此真实之相为别圆两道品所摄。义自可知。不能委记。当知六度助道摄诸善法无量无边。举上十二条以示义端。知余亦摄。助道尚尔何况正道(云云)。

往期推荐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