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作品说 | “手造”进高校,遍地开花代代传

2023-08-18 14:40:57 来源:智慧青岛 分享到:


(资料图片)

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不尽的手造技艺。每一件手造精品的诞生,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和匠心传承,在传统文化复兴要从娃娃抓起成为共识的今天,手造文化进校园正逐渐成为推进文化两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日,汇聚各地特色手造资源的2023年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创艺大赛(胶东经济圈)火热进行中,大赛吸引了众多高校的参加,一件件精美手造艺术品的背后不乏莘莘学子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成为手造艺术再度焕发生机的关键。

青岛理工大学善于用好非遗传统文化宝藏。纸艺作品《窦尔敦》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脸谱与自然梯田结合设计,以块、面层叠且大小渐变的形式展现,传统的红蓝配色使画面丰富且具有美感,层叠的渐变与弯折,表示中国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品《观海》灵感来源于胶东地区的海洋,蓝色颜料和黑色颜料的碰撞、融合描绘了深海的神秘、幽静、华丽,又充满力量,作品运用印染技术,是传统的手造手法,此外还使用了宣纸、锡纸等材料,构成简单利落。木作《横斜疏影》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与西方古建筑的碰撞,再用射灯照射,营造出建筑文化和光影相融合的公共艺术。

青岛黄海学院注重以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来自青岛黄海学院的非遗手工掐丝珐琅工艺作品《五色鹿》,画稿、掐丝、点蓝、晒干、封胶,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线条精细清晰,色彩丰富自然,工艺精深严谨。作品《蓝韵》运用了扎染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将部分结扎起来,使结扎的部分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式,“解其结凡结除皆原色,余则入染其色斑斓”。 插画《节气物语》琅琊刻石的篆书笔法及其拓片的图像中吸取灵感,并将其重新归纳整合,进行全新的概念化设计尝试,将“二分二至”作为设计起点,以篆书为核心设计要素,对节气篆书进行参数化处理,并反复解构与重构,生成创意合体字。

平度技师学院的作品《祥瑞瓜盅》是一种传统雕刻艺术,属于食品雕刻,以花纹清晰、线条均匀而享誉国内外。即把瓜皮面用连环刀雕刻成图案,并挖出瓜瓤,作为盛食瓜器,内盛银耳、冰糖、白糖、黄桂及菠萝、橘子、红樱桃、荔枝、杨梅等罐头食品。瓜雕图案精美,玲珑剔透;食品清凉甜美,沁人心脾。西瓜个体硕大,品种繁多。瓜雕艺人根据瓜形的大小,独具匠心,运用刻、挑、拉、推、搂、掏等多种精湛技法,雕刻出五星、三角、方环、八节、宝剑、连环、套环、荷花、梅花、金鱼、元宝、花篮、鱼篮等多种图案。

烟台大学插画作品《烟台印象》以烟台城市为创作主题,结合烟台城市特色景点及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作为创作素材。将烟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人文、特产等融合在一起作为创作,再根据不同的题材,归纳大同文化以及特征部分。与此同时,借助烟台城市特色,打造属于烟台的城市宣传,扎实抓好新时代城市发展脉搏,营造浪漫且富有底蕴的城市氛围,以此传达出“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的城市主题,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报名参赛的饰品《椿》,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山茶花和敦煌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的凤鸟配饰为设计灵感,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互结合。链条上的每一个环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元素,凤鸟上的山茶花代表着神鸟带来了纯洁与美好的象征,也寓意着带来了吉祥和好运,这种设计不仅突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新材料、新设计、新架构……年轻的学子们正在用现代社会新的语言,现代人的审美重新构建新时代手造艺术,把传统文化、传统符号以时尚的语言呈现在大众面前。

推进“手造进高校”,高校与手造文化产业的深度对接,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传承与成果转化,还可以让平台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成果。传统文化“圈粉”莘莘学子,让年轻人“遇见”传统文化,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让传统手工艺通过现代审美融入当代生活,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年轻活力,更好地实现传统手造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智慧青岛 刘爽)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